集聚高技能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既是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也是吸引总部企业、发展总部经济的核心要求。比如,纽约市政府在市政环境美化和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竭力建设起与总部经济息息相关的会展、金融保险等诸多领域的服务支撑体系,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移民人才,画廊、博物馆等独特而优越的文化娱乐生活设施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群。新加坡通过宜居的绿化体系、完善的医疗保险和稳定的社会治安吸引优秀人才,有30%来自国外的信息与通信专业技术人员,高等院校中近40%的教职人员为外国人。相比而言,本市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受高房价等因素影响,年轻研发人才流失率在增加。非户籍高校毕业生更愿意到二线城市,比如,成都、西安、南京和杭州或二线城市的分支机构工作,加上兄弟省市对吸引技术人才日益重视,开出了各类优惠条件。比如,帮助落户、数年个税返还补贴、内部培训补贴培训费、解决子女在市重点学校就学名额、提供购房折扣等。
与北京等地相比,本市目前对外籍人士在沪工作居留许可时限划分仍较保守,有半年期、一年期等短期档,对于人员的许可审定较为严格。比如,外籍员工的工作合同为三年期,而审核后签发的为一年期的工作居留许可,需要外籍员工每年申请一次,间接提高了行政成本,降低了工作便利度。
在本市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召开区域性会议时,和北京、深圳不同,本市对外籍入境的商务签证往往只涵盖外籍高管本人,并未延伸扩展至高管随行家眷,便利度不够。
一些大规模的外资企业目前涉及行政服务方面多依托外包供应商来提供相关服务。比如,高管开通手机卡、高管子女教育、医疗服务、个人保险等,而对于一些人员规模暂时不大但属于科创型的优质外企而言(该类企业一般先在沪设立办事处,随后根据规模逐渐成长为总部),缺少获取专业服务的平台渠道,将阻碍其扩大规模在沪设立总部的意愿。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加快构建国际化的专业服务网络。一方面,要加强对总部企业国际化专业服务网络的需求研究。将本土培育和国际引进相结合,推动专业服务网络的完善,除了提供能服务总部业务全球化的法律、维权、交易、咨询等市场专业服务网络外,还应关注配套行政服务的平台,有效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保障总部企业各类国内国际业务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围绕特色总部集聚区构建专业服务子网络。比如,张江高科技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构建软件外包、战略咨询、金融保险、产权保护等总部企业需求的专业服务子网络。
探索先行先试,推进总部人才出入境便利化。一方面,可以借鉴部分省市经验,比如北京,对总部企业外籍人员需在常住的,提供《外国人就业证》或《外国专家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后,更多综合参考工作合同的年限进行相对匹配的居留许可签发。可参照北京等部分城市,适度放开外籍高管随行家眷入境签证受理。另一方面,在临港新片区内对于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扩大开放。
通过人才雇佣补贴方式,鼓励企业云顶yd2223线路检测的招贤纳士。可采用直接补贴和报销猎头中介费两种方式。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制定相应的紧缺人才目录和补贴标准,对总部引进人才实施专项补贴。
打造更为便捷、高效、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一方面,在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总部专务窗口,全面推动无纸化申报的便利性,开通绿色通道、容错受理等便利措施,为总部企业获取行政服务提供便捷。比如,跨国企业反映,为外籍高管开具税务汇算清缴证明(外籍需回母国进行税务申报使用)非常不便捷,至少需要到税务部门线下窗口跑2次,无法使用“一网通办”等在线材料提交。另一方面,畅通 “一网通办”各环节,以“源头录入,同步共享”推动数字政务服务集成化。当前,企业办理跨部门业务需要在不同平台注册审批,增加了企业重复办理业务手续负担。比如,企业跨区迁移、企业注销、产业项目落地、惠企政策查询、企业诉求处理、纳税、跨境贸易、招投标、动产抵押等,建议在涉及跨部门业务时,接收企业业务办理的第一部门作为流程再造的负责部门,实现后台数据共享与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