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方案提及的户口制度改革是正在进行时
中办国办发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一串新名词来了。
比如:推动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落户方式要变了,之后可能什么都变了。
行动方案动户口制度
方案提出,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有序引导人口落户。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社保转移接续。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信息系统,构建全国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促进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办理。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
实施多年的户口制度,开始走向彻底市场化改革。人口作为劳动力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有条件的都市圈与城市群,住哪个城市都算,可以累计,可以相互承认。社保可以跟着人走,实现全国化的转移接续。
户籍改革更进一步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数据显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已经在城镇落户。
在长三角范围内,包括苏州在内的多个城市,已经在落户政策上做了松动。至少大学毕业生,不管是哪里人,已经可以很方便在上海周边落户。
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为了担当长三角龙头、科创中心的重任,已经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为突破口,以上海四所名牌高校应届毕业生为突破口,实施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战略。
可以预计,
上海及上海周边长三角城市,将在行动方案正式公布之后,以更大的步子,破除户籍的束缚,成为中国境内移居的重点区域。
笔者曾碰到过敏感的买房人,把上海四所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政策发布,当作自己的决策依据,不得不佩服他的敏感。
现在,更大力度的户籍改革,使得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有机会在未来几年,很快形成更大范围的人力集聚。
楼市供需变化与移居人口密切相关,应当倍加关注其进展。
行动方案时间表
笔者注意到,
这份行动方案提出的时间表非常清晰,即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
目标是: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围绕基础制度、要素市场、环境质量、市场开放、市场监管等五个方面提出51条具体举措。
一个鲜明的亮点是,行动方案很实,口号不多,招招都是“行动的方案”,还有5年时间表。所以,完全由理由相信,
方案提及的户口制度改革,是正在进行时。
目前,上海有相当一部分老年退休群体,希望到生活成本更加低廉、环境更好的周边居住,随着医保跟人走可以解决,他们将在实际居住中,为大都市留出宝贵的席位。
世界上最强大的都市,往往都是这样:人有进有出,更加能够忍受都市高节奏、高成本生活的人,选择都市的生活。更加愿意宁静平和、低成本生活的人,选择在都市圈周边生活,利用快速交通工具,进行每天两三个小时的通勤。
也许,上海的未来也是如此。
也许,这一天将很快到来。